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生產薪酬結構分析,機械設備生產薪酬結構分析報告
2024-04-08 11:30:28 機械設備 0人已圍觀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機械設備生產薪酬結構分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機械設備生產薪酬結構分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誰能告訴我機械類工作一般月薪如何?
數控加工中心編程十操機五年以上經驗二十六天八小時一般八千以下,個別實力超牛者可達九千。數控車床編程十操機一般五至八千。普車普銑六七千,計件工資制不講時間過萬。現在大中華發明月薪一萬兩萬,但是從不談工作時間是八小時還是二十四小時,一月滿勤是單休還是一天不休,只說月薪一到兩萬,真是高人輩出
一個機械廠職位待遇大概如下:
總經理:80-100K/月
副總經理:50-80K/月
總監:30-50K/月
經理:15-30K/月
高級工程師:15-20K/月
工程師:8-15K/月
文員:5-6K/月
普工:3-7K/月
在廣州,機械類,以我公司為例,能畫圖、會控制電路、能組裝研發類人員,本科15000/月,獎金看項目。
如果會以上技能,還能懂監控和編程(簡易),30000/月。
機械類工藝人員,會疲勞仿真、熱仿真、受力仿真,金屬常用材料參數、懂壓鑄和機架工藝(不需要操作),大約12000-25000/月,因為工藝對經驗要求很高,工資幅度大。
本人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普通二本,先后做了工藝,編程,非標,現在醫療器械做研發。都是以深圳這個城市作為基準,做工藝,26天制,經常加班,基本1萬上下封頂;編程,現在有一定水平,能調機,約1.2-1.4萬,26天制,基本上要加班,如果水平過硬或者做比較高精尖的機床,會更高點;非標,加班很多,每個月80個小時算少的,基本上1.6-2萬間,如果處在比較火的行業,如鋰電,能30萬上下,領導崗位可以在40-50萬間;醫療器械,現在行情不錯,工作兩三年,20萬肯定沒問題,有年限偏傳動又是管理崗,一般到50萬,結構方向40多萬,如果處在風口行業,如超聲刀等或者內窺鏡,現在能到60-80萬封頂。模具行業一般一萬五。操作工或者開機人員8000-12000之間。
具體怎樣可以觀看主頁合集里文章。
看你學歷,機械很吃學歷,普通本科直接勸退,起步碩士,最好211以上碩士或者第四輪學科評估在b+級以上的,結構工程師,蘇州上海那邊應該是14-17k,一年十四薪,二線城市會低兩千塊錢,無傷大雅。牛逼學校的機械碩士,起薪都會在18k朝上,還不算人才引進,所以從事機械行業是看你干什么,是研發,還是技術支持,還是工藝,還是制造,還是普工。你不能說開個車床你也從事機械行業吧,你那撐死是個加工師傅。就跟你說自己學金融的,結果你是賣彩票的一個道理。所以啊,別跟不是同一水平的人比,那車工,鉗工,鈑金工,你覺著如果不是技術很好很好能開多少錢呢?養家糊口就不錯了,如果你是模具設計師呢?技術支持呢?亦或者CAE工程師?不說輕輕松松,一年也得小二十多。機械行業沒有網上說的這么不堪,我今年拿的第一個offer 格力的,15-16k 一年十四薪,太遠,把他當做備選項。所以,你看我一個混子都能拿到這個水平,你們擔心什么?
為什么IT行業比機械制造業工資高很多?
從歷史宏觀的層面來看這個問題
IT行業與機械行業的開始其實中間隔著兩次工業革命近200年的時間差距,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8世紀60年代由英國首先開始,瓦特的改良蒸汽機將人類從手工勞動帶進了機器生產的時代。之后的重要發明包括:1797年亨利?莫茲萊的螺絲切削機床 1807年富爾頓的蒸汽輪船等。機械制造業也就開始進入了人類發展史。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應用作為標志。IT行業又稱信息技術產業(Information Technology)可以大致的概括為: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感測技術和控制技術。世界第一臺計算機于1942年研發成功,我們今天常見的個人計算機于1981年由IBM研發成功面世。
而此時相距瓦特的發明蒸汽改良機已經接近200年了,技術在日新月異的進步,200年的時間差足以讓IT行業這個后浪吸收眾多的技術資源和人才資源,手握足夠的后發優勢加之產業升級的歷史發展規律IT行業站在機械行業這個巨人的肩膀上更加接近科學技術的巔峰!
從現實的層面來看這個問題,中國大學辦學歷史也就一百多年,早在1911年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便設立了機械科,在100多年的教學里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的機械設計人才,其中就有原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領導人為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由周恩來、陳云同志主持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其基本任務就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實事求是地說建國初期蘇聯老大哥對中國打牢工業化基礎提供了巨大幫助)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對重工業和輕工業進行技術改造。
到了1957年底,中國過去沒有的一些工業,包括飛機、汽車、發電設備、新式機床、精密儀表、無縫鋼管等,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
目前我國正處于第十三五個五年計劃的尾聲,中國的機械行業相較于一五計劃前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的徐工集團,三一集團已經進入行業領域的強者行列。
現今中國制造業具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條,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500余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余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如鋼鐵、汽車、手機等,而機械行業是工業的基礎,是中國制造業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推動力量。2020年已經是十三五計劃的收官之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中國制造行業及經濟取得長足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大學教育高職教育開設了大量的機械類專業,為各行各業輸送了數以萬計的機械類工程師,幾十年積累下來,我國的機械工程師擁有了龐大數量的儲備,而現階段機械行業的升級速度及對機械人員的需求卻跟不上每年相關專業畢業人員的增長速度,這就導致了僧多粥少,多人競聘一個職位的現象。機械行業的薪資自然會相對較低。
再來說說我們的IT行業,自打20世紀80年代初IBM的pc機出來后直至90年代初我們國民尚不知道何為互聯網,直至1994年中國從美國接入了第一條64k的國際網線(對的,你沒看錯,是64k),成為全球第77個有網絡的國家。至97年全國網民尚不到百萬,最早接觸互聯網的且有商業頭腦的人抓住了這個互聯網浪潮,然后就出現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搜狐(1995年創立),網易(1997年創立),新浪(1998年創立),QQ(1999年),阿里巴巴(1999年),百度(1999年)一時間這些時尚的弄潮兒成為了萬人追捧的商界領袖,也早早品嘗到了功成名就的滋味。時至今日,中國互聯網行業由最早的班上吊車尾同學飛速成長為互聯網行業令人矚目的學霸,而支撐著中國IT行業飛速發展的基礎則是人才,2002年軟件工程專業作為國家教育部新增專業進入了眾多的大學教育課程中,而在短短的20年不到時間里輸送的相關人才仍然難以滿足我國IT行業的如火如荼的發展,甚至于目前的BAT TMD這些一線大廠選擇出海重金聘請技術大咖。
總結下來就是,IT行業目前處于迅猛發展的少年階段,對人才的需求屬于嗷嗷待哺的階段。機械行業屬于發展成熟的階段,目前需要適應產業升級需要優化調整,機械行業人才飽和。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機械設備生產薪酬結構分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機械設備生產薪酬結構分析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